板式換熱系統的性能參數可分為結構參數、工況參數、傳熱與阻力性能、運行與維護參數四大類,具體匯總如下:1.結構參數換熱面積:0.1–1000m2,可通過增減板片數量靈活調節板片尺寸:單片有效面積0.05–2.5m2(如JP300型為0.9m2)板片厚度:0.5–1.2mm(材質為304、316L、2205、鈦、哈氏合金等)板片間距:2.5–12mm(不同
板式換熱系統的性能參數可分為結構參數、工況參數、傳熱與阻力性能、運行與維護參數四大類,具體匯總如下:
1.結構參數
換熱面積:0.1–1000m2,可通過增減板片數量靈活調節
板片尺寸:單片有效面積0.05–2.5m2(如JP300型為0.9m2)
板片厚度:0.5–1.2mm(材質為304、316L、2205、鈦、哈氏合金等)
板片間距:2.5–12mm(不同波紋深度對應不同流道寬度)
接口口徑:DN25–DN300(螺紋、法蘭、焊接可選)
2.工況參數
參數名稱:典型范圍/說明
設計壓力:0.6–4.9MPa(墊片式≤3.0MPa,全焊接可達4.9MPa或更高)
設計溫度:196°C至+200°C(全焊接型可達350°C,特殊設計至900°C)
適用介質:液液、液汽、含顆粒/纖維流體、高粘度流體、腐蝕性介質
最大流量:單臺可達727m3/h(JP300型)
3.傳熱與阻力性能
參數名稱:典型范圍/說明
傳熱系數K:2000–6000W/(m2·K)(水水工況),高粘度或含顆粒流體800–1500W/(m2·K)
末端溫差:≤1°C(全焊接逆流設計),優于管殼式的3–5°C
壓降(ΔP):10–100kPa(設計階段可按工藝要求調整)
熱回收率:最高可達90%以上
4.運行與維護參數
參數名稱:典型范圍/說明
污垢系數:管殼式的1/5–1/10,湍流自凈效應顯著,結垢少
清洗方式:可拆式:化學CIP、高壓水沖洗;全焊接:反沖洗、超聲波
維護周期:一般3–12個月(視介質含固量及清洗方式而定)
擴容方式:通過增減板片數量即可實現20–100%負荷調整,無需更換設備
板式換熱系統通過高傳熱系數、緊湊結構、靈活擴容、低末端溫差等優勢,在液液換熱、余熱回收、蒸發/冷凝等場景中已逐步替代傳統管殼式換熱器。選型時需綜合考慮上述四大類參數,并結合實際工況進行熱力計算與壓降校核。